EVO视讯宝山区:健全培训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师资体系     |      2024-02-28 23:40

  EVO视讯近日,上海基层党建推出系列深度报道推文,展示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中的最佳案例——宝山区“健全培训体系 提升治理能力”生动实践。一起来看看吧!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

  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繁杂,原有的居村干部培训存在“一多三不”的褃节问题:课程重复多、内容不解渴、参与不方便、支撑不持续等。

  另一方面随着社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居村干部存在的应急处突和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不断提升能力的同时,做到聚焦主责主业,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为民服务中?

  宝山区按照整体性、实操式、全周期的思路,创新实践了实体化社区治理学院,一体化实施“赋能季划”,以全要素课程体系、脉动式教学流程、嵌入型实操支持。

  将教育培训与居村干部全周期成长提升、实践中解决问题、自驱动思考创新相融合。让居村组织在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聚焦在主责主业上,真正做到“腾出手、迈开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宝山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大工程”和区委“六大计划”,坚持“实”字为先,将干部“强能”作为治理“强效”的关键,以社区治理学院为重要平台载体,统筹谋划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推动教育培训与基层干部全周期成长提升、解决实践问题、自驱动思考创新相融合,以系统强培训促基层干部整体能力提升,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区委党建办牵头,以社区治理学院为载体,全方位统筹整合各职能部门、高校院所、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打造“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基层干部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能级、增强培训效果。

  整合教育、民政、房管等部门资源,建立居村干部教育培训协调推进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街镇分层兜底”的教育培训大体系,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发挥党群阵地融合优势,以治理学院1个总校、4所主题分校为圆点,辐射12个街镇“治理会客厅”,提供课堂教学、案例研讨、场景模拟、实操推演、圆桌讨论等11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支持。在此基础上,覆盖577个居村,形成三级治理赋能体系:区级引领示范、街镇统筹抓普及、居村延伸抓覆盖。

  针对居村干部不同岗位职责和成长阶段,选用最基础、最务实、最管用、最易于掌握的方法内容,开展递进式、常态化、周期性培训。

  坚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减负与增能并举,梳理民政、司法、房管、应急等25个部门培训课程,打造15个“沉浸式实训课堂”,形成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务实训、文化素养4大板块100堂“金课”,在具体培训中做到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业务部门主抓、治理学院主办,提高培训工作系统性。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注重“教学做合一”,探索多样化、开放式培训模式,做到有的放矢、真学实用。

  着眼提高干部实践实战能力,根据居村干部最关注的加装电梯、停车位改造等社区治理共性问题,通过沉浸式实训课堂、学员自主分析研讨、专家导师现场点评,让学员在实训实操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治理真经”。

  发挥84名优秀书记作用EVO视讯,系统总结梳理一线经验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律和方法,让一线优秀居村书记讲透一线工作,让“大师傅”带出“好徒弟”,培养更多居村干部成为群众的“知心客”“贴心人”:

  结合12个市级和100个区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打造“社区治理魔法屋”,建立社区规划师、社区普法师、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七师二员”会诊机制,一线“把脉”,现场“开方”,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针对基层干部协调能力弱的问题,开展居村优秀干部“丰羽行动”,遴选优秀居村干部到产业、民政等部门实践锻炼,完成“七个一”工作要求(制定一份任务清单、结对一名带教老师、推动一个实事项目、定期开展一次联谊、形成一篇工作案例、撰写一份实践锻炼报告、形成一份挂职表现鉴定),让居村干部在实践中学会协调、锻炼提升。

  紧紧围绕基层干部锤炼成长需要,聚焦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实操管用、基层干部受用”的培训方法。

  创新打造书记工作室实训课堂,探索学员“点单”、工作室“配菜”、专家团“点评”的教学模式。针对业委会换届、电梯加装、文明养宠等治理难点,总结提炼实训赋能12招,并形成33篇教治融合实践案例,探索编制书记履职宝典,让基层干部在案例式EVO视讯、沉浸式、实操式教学中增强培训的带入感、体验感。

  延伸拓展培训目标的治理属性,针对社区“团长”达人、业委会成员、新就业群体等不同主体,开设“新达人治理沙龙”“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新就业群体健康急救课堂”等5个班次,滚动培训1200余人次,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自治功能和自我服务能力。

  依托社区治理学院“1+4+12+N”网络体系实施“赋能季划”,助力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在宝山落地实施。学院在自主开发治理培训课程、引进高校治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整合政府各部门直接面对居村社区和群众的各类服务和管理事项等40多项内容,形成全面系统、一键直达的基层治理培训课程,帮助更多社区干部、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的社区群众找到培训课程,有效减少“重复培训、多头培训”等问题,推动居村减负增能。

  治理学院开展的各类培训和实践指导,不仅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也助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社区更新、业委会规范运作和物业提标升级,及电梯加装、垃圾分类、乡村治理等工作。

  如,以市、区两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为牵引,打造大场镇慧华苑小区等社区微更新项目100余个,解决诸如旧小区物业归并、闲置空间改造、停车难、相邻社区公共通道打通等社区治理难点问题,推动居民有序地参与到各项治理工作中来,提升了居民参与治理的获得感、成就感、满意度。

  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针对性沉浸式的课程安排,帮助解决了社区参与不足、协商不畅、社工能力不强等问题,促进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有序参与,培育了各类参与主体的社区精神,推动群众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如,针对在职党员、社会组织成员、志愿者及物业企业等治理主体,提供“达人成长营”“治理魔法屋”等实训空间,面向社工举办“小巷总理”成长班、“乘风破浪”楼组长等培训,帮助提高解决社区治理问题、服务群众等能力。同时,通过“三会实训室”培训、居民公约守则等“软法”制定,引导更多居民提高对公共事务和社区矛盾的议事协商能力,来推动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骨干培训工作是一项先导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对标中央、市委要求,结合实际超前思考、系统谋划。注重发挥党的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等机制作用,联动各部门和各街镇,推动基层治理骨干培训工作“一口统筹、分头落实”。社区治理学院的课程体系系统化、一体化、模块化,有效解决了“课程碎片化”“培训对象和内容同质化”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培训效果。

  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骨干培训不仅要针对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更要注重:让基层参与、问基层所需、解基层所难。课程开发设计要从基层综合性需求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沉浸式的课程,帮助居村治理骨干提升实操能力。

  同时,要根据基层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时更新,让基层发起课程设计,鼓励基层治理骨干参与课程研发,不断提升培训的适配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基层治理骨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压实党(工)委主体责任和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责任,推动基层年度培训方案备案,建立统一监测管理,保证了“抓队伍的部门抓培训”,让教育培训融在日常、抓在经常。

  同时,通过探索建立覆盖基层治理骨干成长全周期的培训模式,健全培训层级和培养层级挂钩等制度,全面强化了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多层次的能力素质,让治理骨干愿为、敢为、善为的氛围在基层一线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