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视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就“关于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
“近年来,我国确诊心理疾病学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和”低龄化“态势。《2023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18岁以下抑郁症发病群体占比30.28%。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重要文件的深入实施,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心理健康服务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潘碧灵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心理健康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强化的短板。例如管理体制不畅、课程体系重复、师资力量不足、心理档案缺失等。建议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华夏时报》:当前18岁以下抑郁症发病群体占比三成多,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您关注到大中小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薄弱等问题,请您具体展开谈谈。
潘碧灵: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行政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在共同关注和推进心理健康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尚存在不均衡,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管理体制不畅。制度层面的不连贯与不完整,使得大学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脱节,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隔离状态,未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对于中小学来说,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短时间难以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低龄化以及学生焦虑、强迫、依赖等因素,高校教师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仍然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堵”,较少能够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疏”,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有时恰恰缺失于中小学阶段。
第二,课程体系重复。由于缺少规范、标准的操作规程和统编教材,心理实践工作困难重重。当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围绕学习状态、人际关系、情绪调整等展开。这些问题本应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阶段被解决,因中小学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所以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需补缺。
第三,师资力量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尤其是中小学,很多学校由兼职教师开展工作。由于兼职教师大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专业心理咨询技能,无法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疏解。
第四,心理档案缺失。调研发现,许多中小学仍未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部分学校虽建立了心理档案,但因档案建设的标准不统一,心理档案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难以实现心理疏导或心理干预的及时性、延续性。
《华夏时报》: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能结合实际举几个例子吗?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哪些助力?
潘碧灵: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前所述,各学段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配备、心理危机预警及建档等方面尚存在困境与不足。比如,在师资配备方面,大学阶段已逐步按照1:4000的比例配齐了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胜任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中小学阶段心理教师队伍数量明显不足,很多中小学校虽然依上级文件要求,每所学校配备了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依然面临着专职心理教师人数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思政化程度严重、接待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挤占、专职心理教师打杂做行政工作等问题。而中小学生尚处在身心发展尚未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在面临学业的压力、成长的烦恼、甚至重大生活事件的时候,都特别需要心理支持与专业引导。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大学阶段均已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比如,湘潭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设置有32学时,2学分,分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面向所有大一新生开展。但很多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课程尚未真正落实,存在边缘化、形式化、碎片化的现象。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意识相对薄弱的现状下,带来的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为被动,危机预警能力不足,心理危机事件频发。
因此,亟需一体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行政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共同参与,协调推进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需要建设体系健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操作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三是需要促进各学段师资融通,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四是需要以档案建设为基本,确保信息畅通。只有立足各年龄段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加强和融通各学段间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心理档案,提升心理危机预警能力,才能共同守护和引领学生心理健康。
《华夏时报》: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中,学校、心理咨询和医疗机构、社区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您觉得哪部分应该作为主导?四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协同?
潘碧灵: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着力推进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辅导咨询、预防干预等立体多维的心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助力学生养成自助、求助、互助的意识和能力,预防问题产生;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更多是成长性的咨询,主要是助力这些发展中的孩子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扰和迷茫。
而医疗机构是对青少年心理或行为障碍及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已经出现心理或行为障碍及疾病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缓解疾病症状,助力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可以开展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同时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的开展,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积极开展亲子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区文化氛围。
整体而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推进需要在各级政府重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经政府统筹领导、整体规划,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推进,及时介入心理咨询和医疗机构等专业力量,协同育人。一方面,学校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增强师资、完善体系,尤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引导与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的构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引航-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需要发挥重要的成长辅导、危机评估和预警功能,及时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专业支持;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与社会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家庭、社区的沟通衔接。
建议通过校医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获得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模式,推进心理健康意识提升、知识推广,为青少年成长构建更健康的成长空间和环境、更丰富的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而“家-校-社”协同共育模式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到的“四个关键”不谋而合,即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基层农村系统,互相融合、创新、服务、发展。
《华夏时报》:您今年的提案中提到“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为什么非常重要?请您展开谈谈这一机制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潘碧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复杂而多面,且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我关注到,大学生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有中小学时期的烙印。比如,许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大学乃至成人阶段,但其实在青春期甚至更小的年龄段可能就已经有了苗头。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康复效果往往会更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大中小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性与递进性,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与衔接性。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希望通过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情、校情及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序衔接,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能够比较好地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推动体制建设一体化。二是推动课程建设一体化。三是推动队伍建设一体化。四是推动档案建设一体化。
《华夏时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在已经在一些城市展开了试点。如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够全面铺开,是否也能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有所助益?
潘碧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文化,在政策规范引领下,运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主动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民众幸福感,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建设核心是建立一套以心理建设为核心链接的层级完整、科学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全体人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更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相较于针对2003年“非典”事件和2008年“汶川地震”采取的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面对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而建立的应急心理服务工作机制更健全。国家组织430名专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驰援湖北,设立667条公立医疗精神卫生机构服务热线,用以缓解群众的精神压力和调节其负面情绪。同时,心理学会和行业协会也积极通过网络咨询等方式在心理援助上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够全面铺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构建多方联动机制。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密切配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面铺开,有助于建立多部门、多主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协调联动机制,更好统筹学校、家庭、单位、医院、社区和乃至整个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医教结合、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服务体系。
二是有助于高效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建设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够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人财物有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家庭、医院EVO视讯、社区等社会各方服务职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效能。
三是有助于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关键在于预防为主、群防群控。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心理健康问题视为“不重要”的问题,甚至认为在精神上出现困扰和问题是一种耻辱,导致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也不愿意面对这些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必然会加速消除民众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和使用社会心理服务的顾虑,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心理服务工作氛围,特别是能够增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